2016级《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药品生产技术(药物制剂方向) 590202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同等学力者、退役士兵
学 制:三年
三、就业面向:可到生物制药企业、化学制药企业、保健品厂从事医药、保健品等相关的药品生产工艺操作、药剂制备、药品质量监测、生产技术管理、制药新工艺等工作。可在药品批发和零售企业从事药品营销、药品推广、门店管理;毕业生还可自主创业,开设零售药店。
(一)初始就业岗位:
在药品生产企业从事药物制剂生产、检测、质量控制和管理等工作;在药品经营企业从事药品销售、质量管理等工作;在医疗机构从事药房药品调配、院内药物制剂生产和质量检测等工作。
(二)发展岗位群:
从事药品行政监督管理、药品研发、临床药师等岗位。
四、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适应药品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掌握药品生产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等本专业必需的知识,具备药品生产现场生产操作与组织管理、药品营销及药物制剂设备使用维护能力。面向医药行业药品生产、药品经营与企业管理岗位,从事药品的生产、检验、药品质量控制与管理、药品营销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五、人才培养规格
(一)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掌握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够在医药公司、制药厂、药房等部门从事药品经营管理等工作;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二)职业理论素质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药物化学、临床医学、药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药物制剂安全生产工艺和检测技术;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药品营销知识;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药物质量控制与管理知识。
(三)职业技术应用能力
1.熟悉药品研制、生产、经营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及技术规范,具备执行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的能力;
2.熟悉常用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剂型特点以及常用生产设备操作技术,具备从事药物制剂生产与车间管理的能力;
3. 能够运用化学分析技术、仪器分析技术和生物检定技术检测原料及制剂,具备从事药品检验与质量控制的能力;
5.能够指导临床正确选药、合理用药,具备从事药品使用监管和规范用药宣传的能力;
6.能利用本专业理论和技能对岗位工作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能力,以及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能力。
六、毕业条件
七、 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结构
(一)职业资格证书课程设置说明
基于目前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项目设置,以及为学生更好地持证上岗就业着想,选择“医药商品购销员(中级)”作为必选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此,开设《医药商品学》(40学时;理论28学时、实践12学时)来作为考证授课课程。“公共营养师”作为自选职业资格证书,配套《公共营养师教程》(56学时;理论28学时、实践28学时)作为考证辅导课程。职业资格证书设置考量,主要能让学生达到“双证”持有,增强职业竞争优势,满足就业单位对人才“持证上岗”的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