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系十三五校企合作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8-03-20 点击数:15475

一、 建设主要目标

1五年内新建12个校企合作基地,覆盖系内所有专业,每个专业达4个以上。

2、每年寒暑假派6位专业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实习;规划期间3名教研室主任轮流到企业进行生产管理学习;派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相关部,向企业专家学习。

3、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20182022年间与有条件的企业合作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按照企业要求培养学生。每年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

4、积极遴选合适的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试行招生招工一体化,开展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企业共同培养实用性的人才。

5、主动服务,搭建新平台,每年为合作企业职工提供一次在岗培训机会。根据企业或单位的需求,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或社会提供志愿者服务。例如电子商务专业每年在6.18“双11”为京东物流商城提供“巅峰实习”;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为福州火车站提供接待、售票、等提供志愿者服务。这样一方面为学生打造实践锻炼的平台,另一方面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困难,达到共建双赢。

6、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引入企业运行机制,创建生产经营实体,在优先满足学生实训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开展技术培训和生产经营。

二、期内重点任务

1 增加实训基地,每年增加校企合作企业3-6家,每个专业每年新增一家校外实训基地,其中30%相对稳定、具有一定深度合作的,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70%为一般型的校外实训基地。

2 规范学生顶岗实习

在规划期间,我系每一个毕业学生在企业实习时间不得低于4个月。修订实习手册,提升实习报告质量。校外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由教研室负责组织管理与实施,系成立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检查和评估。辅导员负责思想教育;各指导老师负责实践教学任务。

3 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建议学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主要抓好建立合作管理和运行机制,找准学院与企业互动的利益平衡点和持续合作的激励点,转变观念,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的内涵。因此学院在建立校企合作管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要加大探索步伐,尝试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出资,在学校内部建立二级教学单位,实行市场化模式运作。目前我院与犀牛公司合作开设的VR班,就是一个积极的探索。

4 建立“订单式培养”的有效机制

努力寻找愿意将新员工的培养委托给我系的企业,双方签订“订单培养协议”。“订单式培养”方案由双方共同制订,聘请相关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方案进行论证,重点分析方案在满足合作企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要求,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最后,由学校、合作企业在考虑这些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

5 试点建立现代学徒制

努力选择一个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考虑电子商务专业企业容易接受,先行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由企业师傅带着学习实际操作技能。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争取在2020年每个专业都有一个班,按照现代学徒制的办法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工作举措

(一)建立订单式培养机制

(二)提升校际交流合作水平

一是加强与我区各中等职业学校的合作,争取在中职分类考试中选拔比较优质的生源。二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三是加强与区外企业的交流合作。

(三)探索校企合办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1、代理记账公司,2、营销公司,3、物业公司

(四)完善职业教集团

三、 保障措施

1 规范校企合作中心和各系部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

2 理顺校企合作办学的机制

3 组织开展校企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