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7日,香港大公报(A7版)对我院“爱的教育”进行专访和深入报道。全文如下:
在爱的名义下成长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爱的教育”活动纪实
两年前,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办学校;今天,这所学院已经成为了傲视同侪的佼佼者。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13%!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得学校在短短两年内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走进了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 让爱驻我们校园 奉献一切终不悔 说到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它的历史并不长。它是由福建省黎明企业集团捐资助学的一所民营高职类院校。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郑庭富先生怀揣感恩之心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成功企业家的一片赤子情怀。在这种浓浓爱意成长起来的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不平凡。 于细微处见真情 点点滴滴都是爱 “爱的教育”的理念已经提出,剩下的就是要践行了。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样把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感受到呢?学院领导可是下足了功夫。 大爱润物细无声 生根发芽花繁茂 心中有爱,一切都会改变,这就是爱的力量。来看看现在学院和学生们的情况吧。首届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仅有的17名毕业生,全部被香格里拉、美伦华美达等福州市几家五星级酒店“抢购”。同时,该校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13%!除了就业率的上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校园已逐渐形成爱的教育氛围,广大学子被爱所感染和感动,进而转化成巨大的成长成才推力,在思想、行为、素质等方面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爱的教育”的力量着实令人惊讶。不夸张地说,一旦学生感受你的爱,他就会有较宝贵的变化。
办学几年来,学校坚持以“爱的教育”作为本校最核心的教育理念,全体教师躬身践行“爱的教育”,从日常教学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用最朴素的爱,谱写了最华丽的诗篇。
王苏华执行董事长是“爱的教育”这一理念的创始者和积极倡导者,面对着这位端庄、慈祥的长者,我们的话题很快就打开了。
走进王苏华的办公室,墙上的几个大字立刻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我愿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简单质朴的一句话,却一下子让我们领悟到她那种爱生如子的浓情厚意:“我从事教育事业三十多年,可以说,我真的是把所有的爱都给予了我的孩子们,我是真的爱他们。爱,是种巨大的力量,让我看到了太多的奇迹。这也是为什么我积极倡导‘爱的教育’的原因。”说到“爱的教育”,王苏华的脸上绽满了笑容:“这还是源于我儿时所受到的教育。”王苏华关于爱的教育的理念来源于童年时看过的一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这本书给王苏华的影响极为深刻,使她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那便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王苏华走进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到底该怎样培养这群90后的天之骄子成了她每日思考的问题。90后的这一群孩子是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时而非常成熟,会做出让大人都佩服的举动;但是有时又十分幼稚,甚至顽劣,让大人拿他们没有办法。王苏华想到自己年轻时所受到的教育用在今天的孩子身上一定不会有良好的效果,对待这群孩子,方式方法太重要了。要怎样才能走进他们的生活,怎样走进他们的心里去呢?对,用爱的力量。诚然,社会在变,人心在变,但是我们心中对爱的追求却没有变。爱,是人类最根本的东西,如果不把它挖掘出来,发挥到极致,做其它任何事情都是失败的。于是,她提出“爱的教育”。她要求将爱作为全校最核心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职员工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呵护和疼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学生表达自己的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学校关注的“宝贝”。
“爱的教育”这一理念一经提出,立即在全校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全员上下都对这个理念表示赞同。学院院长席扬教授认为,由于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模糊定位,致使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育行为中,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技能型人才的人文教育和精神涵养的培育。实施的“爱的教育”工程,实在是疗治这一薄弱环节的一剂良药。在“爱的教育”视野里,学院培养出来的不仅是高技能的“专才”,而且更重要的是应当首先使其成长为“人之才”——会做人、有理想、担道义、善创造,在社会和专业领域能够有效发挥精神引领作用的模范型人才,从而有效抵御现代科技教育中人的“工具性”偏向,全力规避人的“物化”与“异化”。
地球村是2008年新建的新校区,靠近农村。刚开始,同学们都不愿搬到这里。王苏华把同学们召集到一起,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孩子们,能够相识是我们的缘分,我真的非常愿意在你们人生最重要的时刻给予你们帮助。新校区风景优美,条件优越,请孩子们相信我,相信学院,相信黎明集团。我保证,我会和全体老师用我们的操心换来家长们的放心!”这样发自肺腑的话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大家对她报以雷声般地掌声。大家再没有了怨言,开开心心搬到了新校区。
来到新校区后,遇到的实际困难比想象中还要多。由于学院地处市郊,同学们与外界沟通较少,业余生活比较单调。学院领导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开展了内容精采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看,校园的“十多金花”已经绽放了!原来是学院举办了“金花开放黎明校园”评选活动。共有三百多名来自不同专业的美丽姑娘通过近半年的激烈角逐,最终获得了“十朵金花”的殊荣。在比赛中,同学们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才艺展示中有诗歌朗诵、舞蹈、歌曲、小品、戏曲、戏剧等,可谓内容丰富多样,异彩纷呈。既有颇含异域风情的《天竺少女》,又有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戏曲》——京剧、黄梅戏;既有刚柔并济的古典舞蹈《千年风雅》,又有巾帼风范的戏剧武打;既有热情奔放的《西班牙群舞》,又有婉转凄美的钢琴长笛合奏《梁祝》等等。在赛场下,美丽的姑娘们成为了好朋友,比赛的结果已经不重要了,大家相识、相知,共同经历了成长,在人生最美丽的年华留下了珍贵的回忆。这边更加热闹,合唱比赛,诗歌朗诵会吸引着同学们的眼球。篮球赛、排球赛、桌球赛,场场精彩。同学们再也不抱怨业余生活的单调,每天都过得充实精彩。学院对同学们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怎样让孩子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呢?这是全院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老师们认为:给孩子讲大道理可能并不合适,或许还会引起他们的抵触情绪。应该在爱的名义下,给予每个学生正面的鼓励与引导。刚开学不久,学院就举办了“让心灵沐浴阳光,让人生成就精彩”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广大同学要愉快接纳自我,坦然面对挫折,主动依靠支持,自觉调控情绪,积极缓解压力。同学们反响热烈,大家认为:学院举办这样的讲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他们加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有助于提高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的能力。外语系老师王丹琪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深有体会:有一次,班级里的一个同学给他发短信,因为自己考四级差几分没有过而感到很难过。这条短信其实并不是发给王老师的,是这位同学误发的。但是王老师马上给这位同学打了电话,并且说了许多安慰与鼓励的话,告诉他一次小小的失败并不能代表自己的实力,一定不能放弃,要相信自己。果然,在下次的考试中,这位同学取得了好的成绩。他第一时间告诉了王老师,并感谢王老师当初给予他的鼓励。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是体现出了学院对同学们的浓浓爱意。有的北方同学第一次来到南方,吃不惯南方的菜。向学院领导反映后,领导就亲自找厨师商量,准备了许多适合北方学生口味的菜。刚进寝室,同学们发现床上无法挂床帘,老师们知道后就主动地来到学生寝室,亲自为他们安装了铁架,还在四周围上了铁丝,方便同学们挂床帘和蚊帐。2007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杨雪梅便度过了一个终生难忘的集体生日,有歌舞表演和精彩游戏。杨雪梅说:“老师、同学们一起给我过生日,当时的激动心情难以用言语表达,幸福、快乐原来可以这么简单。”这些细小琐碎的事情在同学们看来却是老师爱意的流露,让同学们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中。
三八妇女节到了,学院领导又为女孩子们准备了一道“精神大餐”。由王苏华董事长担任主讲嘉宾,为全体女教职工和女同学代表开展了《做一个健康、优雅、幸福的现代女性》的专题讲座。讲座围绕“追求一个健康的身体”、“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扮演好自己的多重角色”三个方面展开,就女性如何在运动中追求健康、如何加强皮肤保养、如何着装、如何在生活细节上使自己锦上添花、如何提高自己的气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叙述。她告诉大家,要懂得爱、体会爱、给予爱、理解爱、践行爱,要坚强、独立、积极、自信,要把美丽当作事业来追求,同时也把事业当作美丽来追求。以王董事长为首的学院领导和老师们时时刻刻把同学们的成长放在心上,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在学院里,已经不单是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更是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同学们怎么能不用心努力来回报家长呢?
西南地区的百年大旱,牵动着学院全体师生的心。学院开展了“情系西南灾区 奉献你我爱心”募捐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灾区,为夺取抗旱救灾的胜利贡献绵薄之力。对祖国的爱是一种更为深沉的爱,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民族和姐妹兄弟。经过两年的“爱的教育”活动,同学们心中的爱心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在募捐仪式现场,师生们来到捐款箱前,在短短的半个小时中,饱含着师生爱心的一张张纸币、一个个信封就把募捐箱塞满了,共计两万余元。看着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捐钱,甚至有的学生捐了两次,老师们欣慰地笑了。献爱心,行善举,是每个人应尽的一份义务。捐款数额的大小不是衡量爱心多少的标准,关键是在尽同学们的一点小小心意。大爱无疆,上善若水;大音希声,大爱无痕。我们心中不但要有爱,还要把这种爱传达出去。让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能感受爱的力量,让我们的社会重新温暖起来。福州市红十字会胡树林副会长充分肯定了全员师生在各项救灾活动表现出的快速行动和爱心善举。他说:“我真是很惊讶,这么短的时间内你们就能筹到这么多钱。而且,你们学校总是走在其它学校的前面,在他们什么都没有做之前,你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太让人感动了,这里的孩子们太可爱了,这里的老师太伟大了!”
每年的“3•15”,同学们都会活跃在城市的广场、街头,给来往的路人讲解有关知识。今年,学院作为活动的协办单位,与工商、质监、检验检疫、物价、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建设、通信管理、知识产权、消委会等相关职能部门现场接受了消费者的咨询和投诉。学院领导和同学们投入了极大地热情,同学们都认为这是一次回报社会,向社会献爱心的好机会。活动现场,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由同学们自己组织的“《食品安全法》百题千问公众答”现场答题活动,吸引了许多民众的热情参与;同时,同学们还表演了开幕式演出节目——歌伴舞《幸福山歌》和《青春飞扬》健美操表演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将现场活动推向了高潮;食品营养和检测专业的师生在现场开展食品掺伪鉴别活动,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志愿者承担的现场咨询服务、活动宣传刊物分发、灯谜竞猜等工作也开展的有声有色。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开始进一步思索怎样更好地回报社会,服务大家,将爱心送到更需要关爱的人群中。
去年,学院荣获了“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称号,这是“爱的教育”结出的丰硕成果。学院每年都有二百多名师生参加了义务献血活动,每次献血量6万多毫升,为无偿献血事业尽了一份绵薄之力。想到自己的血液能在危难紧急时刻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同学们都觉得这是最幸福和高尚的事情。
校园里、教室里的卫生不需要保洁人员,都是学生们自己在做。学生们真的把学院当成自己的家,自发组织,不计报酬,各班轮流保持校园卫生一周。每天早晨,校园里是扫帚发出的沙沙声和朗朗的读书声的合奏曲。
学生们真正理解了老师们的苦心,把对老师爱转化成为学习的巨大动力。在爱的教育环境下,大家都卸掉了思想包袱,抛掉了自卑,树立了自信,开始了人生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美妙的大学时光。学生们在用实际行动回报老师的爱:上课时会给老师端上一杯水;下课后同学们争着擦黑板;老师讲课嗓子沙哑了,课桌里会有摆好的喉片……
对于父母的爱,我们都记在心上但却羞于表达。甚至,不少90后的孩子感觉和父母都有代沟,不愿和父母沟通。他们不知道,当自己夺门而去之后,父母是怎样的难过,老泪纵横。但是,懂得了爱的道理以后,同学们明白了,父母的爱不求回报,比山高,比海深,是自己的任性蒙蔽了双眼,看不到父母浓浓的爱。学生们开始理解父母,走进父母,向父母表达爱。2008级工程专业学生方秀如在一篇名为《爱在心口难开》的随笔中写道:20年来,我一直想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但每次拿起话筒都缺少勇气。终于有一天,她在电话里大声说:“妈妈,我爱你!”在2009年12月1日举行的“让生命充满爱”交流会上,播放了《让生命充满爱》演讲录像。演讲者真切朴实的语言,深情动容的讲述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在感动中,在场的学生、教师及学生家长都纷纷发言,畅谈读《爱的教育》这本书的感受和领悟,叙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人故事。特别是一位学生家长谈完感受后,女儿为他端上一碗精心准备的菜肴,并饱含热泪地说:“这是我第一次为爸爸做吃的……”虽然她哽咽地表达不出更多的言语,但这一幕却让她的父亲动情地流下了眼泪,也使在场的每一名师生深深为之动容。正如采访中一位学生家长谈到的那样,自从他的孩子在学院接受了“爱的教育”以后,整个人都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以前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现在,孩子明白了爱的地位,他开始主动和家人沟通,帮助父母照顾有病的奶奶,给她喂水、换药。父母亲倍感欣慰。
说到这里,我们真的应该对素质教育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在大多数家长和老师眼中,素质教育无非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一种教育模式,多强调一点德、智、体的全面发展,琴棋书画都略懂一二,这就称之为素质教育了。但是,看看我们现实的教育的情况:大学里的暴力事件不断,大学生自杀事件也屡有发生,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化,矛盾干燥化……这一切都说明,我们的素质教育还不完善,还没有深入到人性深处。何谓人性深处?那就是人类最原始的情感——爱。是的,我们缺少的不是爱吗?难道只是校园里缺少爱吗?我们的社会不缺少爱吗?通过这次采访,我们重新体会了爱的力量,我们太想把这种爱传播出去,让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爱,让人人心中充满爱。正如08届药剂专业的陈银杰同学所说: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幸福需要用爱来灌溉,只要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把遮雨的雨伞,一个甜美的微笑,就能温暖人心,让爱散播开来。爱就如广阔的大海,深不可测;爱就如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爱就如同竞相开放的缤纷,花团锦簇。
绿色的校园,因为有了爱,生命的光辉更加张扬
炽热的校园,因为有了爱,青春的热血更加沸腾
黎明,是你让我懂得了爱,学会了感恩,在爱中成长我愿沐浴在爱里,播撒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