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为高职院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明晰了方向。然而,民办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有其特殊的难点和痛点。由于市场经济社会长期存在的功利化价值取向,民办高职教育呈现出较为浓烈的工具化色彩,素质教育弱化在高职院校表现得较为突出,学生亦表现出对民族文化自信不足,缺乏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知行不一、学用脱节等阻碍其成为德技并修的技术技能人才。
如何有效解决此类难点痛点问题,是关乎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的大计。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探索民办高职院校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的新途径,创造性地提出以“两抓两学”为核心内容的民办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两抓两学”是指一手抓爱的教育,以爱的教育启迪学生心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一手抓实践教学,以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真才实干,教会学生学会做事。2011年起,该校接连将“爱的教育”写入学院章程、十四五发展规划、党委工作报告、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从“党建文件→学校规划→制度文件→实施细则”纵贯到底,培育“时代新人”的经线。
重传统,引文化之泉。该校坚持举办校园书香文化节、经典诵读比赛、诗文知识大赛、花卉盆景展等活动,挖掘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师生从小爱向大爱拓展。与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等一批革命历史纪念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师生前往参观学习、聆听讲解、寻访英雄人物,铭记光辉历史,弘扬革命传统。经典诗文的熏陶,家国情怀的感染,使“爱的教育”内化为学生做人做事的自觉意识。
强思政,筑育人之基。推出“四个百名”的“大手笔”:百名学生党员组成党团知识宣讲团,进班级、进教室、进宿舍讲党史故事、讲黎明学院“爱”的故事;在校园网、宣传栏等全方位宣传百名劳模的事迹,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参观“福建省劳动者风采展”,接受劳模精神教育;开展“百名劳模进校园”活动,邀请聂计闽、陈海清等劳模为师生做专题讲座;跟踪回访百名校友,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讲述黎明学子“爱的教育”成长故事。价值观做引导,先进模范做身教,使学生懂得“爱的回报”的意义。
如今,黎明学院“爱的教育”活动已深入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此基础上,学校将爱的教育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融合,与工匠精神相融合,推进文化教育与社会实践、技能培养、第二课堂的融合,“爱的教育”深入开展,推进了工学结合、以赛促学、产教融合的步伐,与企业共同打造出培养学生“工学结合→以赛代学→产教融合”多方收益、双向赋能的纬线。
抓好实践教学,从调整课程比例开始,实践教学比重占到50%,部分专业甚至超过60%。建立高品质的实训基地,引入高品质的大型企业,在校内开启“校中企”“企中校”模式,和企业在共编实训教材、试行现代学徒制。大力推进专业与企业对接,校企共建实训基地52个。坚持举办校级技能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赛促学,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活力。
“黎明模式”尤其对解决民办高职人才培养的难点痛点问题提供了某种创新的实践经验。以爱铸魂,爱的教育锻造美丽心灵,把缺乏自信的学生培育成有灵魂懂做人的时代新人。以技立身,实践教学培养技能高手,使学习底子差的学生也能成为有才能会做事的有用之才。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以爱铸魂,以技立身的“黎明模式”闯出了一片高职教育的新天地。学校多次承办省级技能大赛并连续获得省赛一等奖,2021年在省烹饪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5金3银1铜的佳绩,夺得2021海峡两岸大学生技能赛跨境电商赛项第一名、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21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二届福建动漫数字互动娱乐展上专门设立了黎明学院展区,吸引两万人流观。为福州枇杷文化节打造枇杷飨宴,承办海峡青年节榕台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品鉴活动......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证明,黎明“两抓两学”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鲜明的育人特色,为“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提供了一种可咨参照的经验模式。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高建进 张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