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此话对应当下快餐式的爱情婚姻现状尤为合适,那些充斥着物欲与私利的等价交换,令人对爱的追求望而却步。而在《钢的琴》这部影片中,男主陈桂林与女主淑娴之间的感情却令人心驰而神往。
电影《钢的琴》以东北某城国企改革为背景,以男主人公对女儿的父爱亲情为主线,同时插入了男主人公与他的人生知己淑娴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为这部影片增添了一抹亮彩,也是我在观影中最触动心灵的瞬间。
影片中下岗后的陈桂林面临离婚窘境,为了将喜欢弹钢琴的女儿留在身边,他决定买架钢琴。囊中羞涩的他走遍大街小巷,向街坊邻居、亲戚朋友四处借钱,可同样处在下岗风潮中的朋友们即无力也无心帮忙他,人人回避,更有甚者躲到乡下去。唯有淑娴“傻傻”的,非常“不理智”地追着赶着凑上前告诉陈桂林“我知道可能不太够,但多少是那么个意思”。在遭到拒绝后却依旧塞钱给他,全然不似他人客气地嘴上说说应付了事。淑娴说她做不到看着他孤立无援,无论自己能拿出多少总归是那么个风雨共济的陪伴。朴实无华的话语里,饱含淑娴深情的牵挂和无私的给予。此时此刻,令人想起一句网络流行语:只要你要,只要我有,我愿意把我的全世界都给你。
乐小米在《青城》中说到:“我经历过最好的感情,不是多么热血,多么豪情,而是你一直都在,默默的在,不离不弃。”淑娴从始至终陪伴在陈桂林身边,不论是凑钱买钢琴,还是陈桂林与兄弟们偷钢琴未果进局子,亦或是陈桂林造钢琴时心甘情愿去做厨娘,直到最后陈桂林女儿离开他时的托付终身,她无论处在何种境况,哪怕明知做钢琴十分无望却仍然无条件选择跟随与陪伴他,这种无怨无悔、不离不弃的情感,诠释了“陪伴是最长情告白”的含义,淑娴用温柔的陪伴告诉陈桂林,无论生活多么绝望与严酷,我爱你,永远不离不弃。
我曾在兼职时遇到了一对老夫妻,他们携手来买面包,离去时老爷爷搀着奶奶下楼梯,看着老爷爷颤巍巍地仰头朝奶奶微微弯着的眉眼,是多少眼角皱纹都掩不去的幸福感,那一瞬间我体会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全部含义。
用《孔雀东南飞》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来形容剧中男、女主之间默契、坚定的感情再恰当不过了。如今社会人们给爱情添加了太多筹码,不再因其纯粹、唯美而令人向往。但影片中淑娴与陈桂林的情感片段却给了我看见老夫妻相濡以沫的感动。影片中的他们会因误会而争吵,淑娴也会因着陈桂林的哥们义气抄木棍一同讨伐负心汉,同时陈桂林也会为了淑娴朝“情敌”低头讲和,这些酸甜苦辣的生活况味,演绎了爱的真谛。
诚然一段婚姻中责任和担当是不可缺失的,但如果维系一段婚姻的纽带仅仅只是责任与担当而没有爱与理解,那么这段婚姻也是失败的。就像剧中陈桂林与小菊,他俩的婚姻缺乏爱与理解,于是导致摩擦不断,最终走向失败。“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多少爱在柴米油盐的琐事中消磨殆尽,而唯有相互理解与包容的情感才经得起岁月的磨砺。淑娴作为陈桂林的红颜知己恰恰是最能体贴他、理解他、陪伴他的存在,这才是他们能走到一起的因缘。
影片结局,两个老烟囱的爆破,深深凝望的双眼,无可奈何的背影,还有妻离子散的陈桂林……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尽管艰难困苦却仍有他们的向往和希望。多少人在命运中沉浮,多少热情在残酷现实中消亡,唯有幸运的陈桂林,无论生活如何不堪,身边始终有淑娴的陪伴与守护,正所谓“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他们在风雨飘摇中结缘的这份情感,是低调而悲伤剧情中唯一令人艳羡与欣慰的结局。
西汉才女卓文君在《白头吟》中吟唱:“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爱情本身就该是纯粹美好的情感,不应掺杂过多的物质与利益,浮躁的喜欢不会长久,唯有默默守护,不言离弃,才能“君心似我心,不负相思意”。
药学系 19药管 林咏淇